本校創辦人的故事(中)
-王長齡主教與聖約翰科大(中)-
文/陳玉海
(接續上篇)吉爾生主教在一九六三年七月邀請剛由考試院銓敘部部長退休的雷法章先生擔任教區辦公室之行政助理,同時就開始與政府的交涉工作,建立與政府單位的信任關係,一九六五年王長齡來到台灣以後,很快的與兩校校友碰面(包含行政院長嚴家淦),而且參加會議,討論辦學事宜,同年八月就成立設校籌備處,吳舜文女士擔任主任委員,聖公會教友雷法章內定為校長,艾大維牧師內定為校牧,隔年的第六屆台灣聖公會年議會中,王主教向教友說明:
「教會的工作是在佈道、醫療、教育三方面並重的方針下來發展,以照顧個人的心靈、智慧及身體,…。在教育方面,我們已經於去年九月以兩所幼稚園為開端-高雄的聖保羅幼稚園以及台北的聖約翰幼稚園。宣傳已久的聖約翰及聖瑪利亞學校現已成形(定名為新埔工商管理專科學校),…幼稚園及專科學校~教會對社會都可以有最大的貢獻,由此我們能與小學生及十餘歲男女青年的家庭發生直接的聯繫。」
王主教的教育宣教理念也事先宣達給由他任命的預定校長雷法章先生,雷法章在隨後的發言中,更進一步的闡述了這個想法:
「主教今早在年會致辭中特別提到教會的工作是在佈道、教育、醫療三方面並重的方針下來發展 (three fold pattern of evangelism),以照顧各人的心靈、智慧和身體…,我特別注意到他曾提到學校教育工作如何可以幫助教會的傳道工作那就是說我們的教會必須接近青年,我們一定要注重青年的教育,注重對青年的傳道工作,我們把青年教育好,把教會的基礎打好,將來如要教會能發展進步的話,必須有健全的基督徒,而青年基督徒如果每一個星期只做一次禮拜,不一定能養成一個好的基督徒,假如是經常在有基督教氣氛的環境中來生活,受教育,受陶冶,這種基督徒的基礎要堅固些,信仰也堅固得多。主教也提到透過青年,我們可以和他們的父母發生直接的聯繫(form bonds of friendship and fellowship),這一種團契確實是很可貴的…,我覺得我們此刻籌辦這所學校得以成功,實因王主教抵台之後,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推動力量,因為他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認識,有堅定的信心…。」
王主教本人從年少時在聖公會的環境中成長,具有造船與工程的專業知識,有豐富的俗世工作經驗與成就,他三十八歲就擔任了義務會吏,熱心於教會辦學的工作,並有協助創辦學校的經驗,深諳如何透過人脈籌組董事會並籌募資金來辦理教會學校,來台前已有二年副主教與三年主教的經歷,是代表教會創辦學校的不二人選。
王長齡主教代表台灣聖公會登高一呼,負責到全世界向教友與校友募款,來負擔龐大的建築、行政等開銷,捐款陸續募捐而來,譬如畢業於聖約翰醫學院的甘德明醫生早在甘納德主教的時候就有意願捐款,他本人在夏威夷行醫,捐款所得作為校園裡甘德明樓的建築款項。
聖公會朱友漁主教,畢業於聖約翰神學院,與其子朱羅伯牧師(為王主教在沙巴擔任主教時的座堂牧師)及其他親屬,為紀念朱友漁其妹朱蘭貞女士(聖瑪利亞女校最後一任校長)所捐款,捐款所得興建校園內的校長宿舍蘭貞館(早期新埔師生暱稱小白宮,此乃延續上海聖約翰大學稱呼校長官邸為小白宮的習慣),另外王主教透過教會關係獲得克德先生(Mr. G. Edward Cotter,前在華傳教士)之家屬所捐贈的款項興建克德樓(開學後成為三層樓的學生宿舍),公超樓是則是葉公超董事向美國國際基金會募款得來,這些建築成為第一批進駐校園的師生宿舍與教室,讓學校順利開辦。
學校的立案過程中,遭遇很多政府基於國家政經需要的法令轉變,由原初意圖辦理中學,轉變為工商專校、到最後辦理工專,也因為辦理工專,原為教會強項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間學校的發展也與校友所經營的企業息息相關,校友經營的企業類別成為開設科系的重要參考,吳舜文的裕隆公司和沈祖海的建築公司的建教合作。
計畫更成為吸引學生前來就讀的重要因素,第一屆招生得以順利開辦,入學成績在北區工專中僅次於台北工專與明志工專,校友在過程中所提供的資金與設備實為辦校最大助力。
雷法章是華中校友,由於教會正協調辦理華中大學在台的復校工作,分身乏術,在開學前辭去校長一職,於是王長齡主教特別商請吳舜文女士擔任第一任校長,學校在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得到政府的立案許可,並於當年的九月正式開學,不過,學校開辦以後就停不下來,學校若是要”成功”辦校,一定要撐過五年,也因為這樣,王主教和吳舜文兩人約定,一定要撐到五年後第一屆學生畢業為止,從籌備期間到開辦後五年,財務與教職員薪水都由教會代為處理,艾大維牧師負責校內總務主任、會計主任、校牧的工作,新婚妻子麥裴蓀 (Sarah)來台後就患了肝病,艾牧師因為校務繁忙無暇照顧家人,二年半後妻子先行回美養病,第三年艾牧師辭去牧職返美,並轉任教職,王主教為了答謝艾牧師為新埔的奉獻,還專程赴美關懷艾牧師與師母的健康與工作,而校牧工作則派任具有會計專業背景的陳金地牧師擔任(亦擔任會計主任)。
台灣聖公會辦校遭遇的困難不僅如此,華中大學與上海聖約翰、聖馬利亞一樣是聖公會在中國大陸辦理的學校,華中校友來台後,亦積極辦理復校,王主教本人是華中校友,來台後更加強了校友復校的期望,校友並請王主教去函美國聖公會動用華中復校基金來台,但是這時新埔的辦校工作遭遇捐款不足,校內建築進度受影響,王主教不僅去函自己的四位子女指定特定金額為學校捐款,前後更將華中復校基金約七百萬元,以及教會的宣教基金,共超過新台幣一千三百多萬元,依照主教職權無息借貸給新埔使用,貸款此舉影響了華中的復校工作(後來該校因許多因素停辦),也影響了台灣聖公會的宣教工作,部分堂區無法興建,王主教甚至因為這樣向聖公會東南亞議會借錢(王主教亦擔任議會主席,地位如同亞洲區的大主教)來應付教會的需要,而且從一九六七年新埔創設到一九七八年新埔開始逐年還款給教會,期間遭遇了二次石油危機,物價指數增加了96.1%,等於無息貸款給新埔的金額到了歸還時價值已經折半,王主教此舉引起華中校友與教友的異議,新埔的財務狀況愈形窘迫,巨大的壓力使他付出了健康的代價。~待續